一、背景介紹
2015 年,今日頭條開辟了全新的板塊——“三農”板塊,意 在積極響應國家號召,為廣大農民在網絡中開辟一條發聲渠道, 并以互聯網技術與思維為解決三農問題出謀劃策, 此舉開辟了 一個時代。 自此之后,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參與其中,不斷拓 寬互聯網+農業的邊界, 將網絡的基因注入農業的傳統血液之 中。 時至今日,農業相關內容早已不是網絡中的空白,如果說從 前的三農內容主要依靠傳統媒體傳播, 那么現在的三農相關內 容已經在互聯網上遍地開花,且形式越發多樣。 同時,由于產業 融合, 越來越多的農產品銷售者也嘗試著將傳統的農產品生產 銷售與網絡科技相結合,淘寶、微信公眾號、直播、短視頻等新平 臺新技術被愈加頻繁地運用到農產品營銷之中。然而,發展得快 不代表發展得好,雖然體量大銷量高,但農產品的網絡銷售之路 卻有一只巨大的攔路虎——同質化。 由于大量的農產品銷售者 尚未具備完善的互聯網思維, 導致了大量農產品品牌缺乏區隔 度,同質化低端化嚴重,這是新媒體環境下,農產品品牌亟待的 解決的問題。
二、品牌差異化策略
過去,農產品的經營與銷售主要發生在線下的菜場和超市當 中,屬于典型的傳統形態傳統行業,面向的人群也極其廣泛,沒有 特定的針對性; 李子柒的出現則帶來了全新的品牌策略與思維。 同樣是賣農產品,但在品牌定位上,李子柒打破了行業和消費者 對農產品品牌的刻板印象, 對農產品品牌進行了年輕化的定位。 當代年輕人普遍生活節奏快、生活壓力大,如此窘境催生了諸如 “逃離北上廣”這樣的思想與言論,年輕人逐漸對于目前的生活常 態流露出抵觸情緒。 這一情況也反映在數據上,以上海市為例,據 統計,2017 年上海常住人口出現了負增長;2019 年, 上海人口出 生量、 人口出生率以及人口自然增長率較 2018 年都處于減少或 下跌之中。 在這樣一個年輕人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代,李子柒 適時推出了一系列“慢生活”式的短視頻,使年輕人能夠在繁忙的 學習與工作之余,能夠通過這樣的內容獲得亂中取靜、忙里偷閑、 快中求慢的精神體驗, 更憑此建立起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品牌形 象,體現出了與其他農產品截然不同的品牌定位。
免責聲明:文章僅供學習和交流,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需要我方刪除,請聯系我們,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