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業化的馬鈴薯 AM 和 AP 標準品為提高測定馬鈴薯 AM/AP 比率準確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。 本研究中采用商業化的馬鈴薯 AM 和 AP 標準品,通過優化碘染顯色操作過程,建立基于 96 孔板的 雙波長法馬鈴薯淀粉組分檢測體系,明確該方法檢測結果的準確度及其對淀粉組分檢測的適應范圍。儀器與設備為 JA2003A 電子天平(上海精天電子儀器有限公司)、Sorvall ST16R 通用臺式離心 機(Thermo Scientific,USA)、HWS-24 恒溫水浴鍋(上海齊欣科學儀器有限公司)、Infinite 200 PRO 多功能微孔板檢測儀(Tecan,Swiss)和 RVC 2-18 CD plus 真空冷凍離心濃縮儀器(Christ,Germany)。分別吸取 AM 標準液 50 μL 和 AP 標準液 150 μL,加入純水至 1 mL,在 96 孔板中分別加入 10 μL 標樣、90 μL 醋酸鹽緩沖反應液(pH 3.5)和 100 μL 的碘試劑,以 10 μL 純水、90 μL 醋酸鹽 緩沖反應液(pH 3.5)和 100 μL 的碘試劑為空白對照在多功能微孔板檢測其可見光段吸光度,掃描 波長范圍 400 ~ 900 nm,間隔 1 nm 讀數,由此得到 AM 和 AP 的掃描光譜圖譜,根據雙波長法等吸 收原理,采用作圖法選定 AM 測定波長 λ1 和參比波長 λ2,以及 AP 測定波長 λ3 參比波長 λ4。
選取了 198 個馬鈴薯品種(系)以及由 RNAi 抑制淀粉分支酶基因 SBEⅠ和 SBEⅡ創制的高 AM 含量的 12 個轉基因株系塊莖進行檢測。198 個馬鈴薯品種(系)中塊莖淀粉的 最大吸收峰波長范圍在 582 ~ 593 nm 之間。平均為 24.4%。其中最大吸收峰波長范圍在 585 ~ 591 nm(即 AM 含量在 20% ~ 30%) 之間的材料占測試樣品的 86.4%,最大吸收峰波長小于 585 nm(AM 含量低于 20%)的材料占比 11.1%,最大吸收峰波長大于 591 nm(AM 含量超過 30%)的材料占比 2.5%。與其他淀粉(如玉米淀粉、木薯淀粉)相比,馬鈴薯淀粉具有糊化溫度低、黏度高、透明度高、 膨脹度大等獨特性質,在化工行業上的應用具有優勢(Singh & Kaur,2016)。由于 AM 具成膜性好、 膠凝溫度低、不易被人體吸收等特性,在食品、醫療、紡織、造紙、包裝、石油、環保、光纖、高 精度印刷線路板和電子芯片等行業有著廣泛的應用。馬鈴薯 AP 在穩定性、溶解性、粘滯性、透明 性和不易凝沉等方面性能優良。